抚顺市文化馆

线上展播

线上展播

《活水亭桥活水来》——《玉茗花》优秀作品展(十五)
来源: 抚州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4-11-19 浏览次数:1246次

《玉茗花》杂志系抚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抚州市文化馆承办的内部交流综合性文艺季刊,2010年改版复刊,至今已出版50余期。《玉茗花》以戏剧、小品、曲艺为主,兼及美术、书法、摄影、小说、散文、诗歌、影视、评论等其他艺术门类,现设有“玉茗戏曲”“临川文化”“玉茗清风”“音乐世界”“书画长廊”“文学天地”“临汝遗韵”“玉茗茶轩”专栏。

为推动我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推出精品佳作,引导文艺工作者研究以临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创作“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文艺作品,引发对文艺创作、地域文化的深度思索,现推出系列优秀作品展。今天推出的是邓毛的散文《活水亭桥活水来》。


活水亭桥活水来

作者:邓毛 


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滥用的政治主张引起了宋宁宗和执政宰相韩侂胄的不满。因此,他被宋宁宗内批罢去了待制兼侍讲之职。年逾花甲的朱熹只得还居福建建阳考亭。

落居建阳后,朱熹终日郁郁寡欢,自忖:当初在京城身为帝师,呼风唤雨,不曾想落得如此冷寂的下场。遂整日唉声叹气。夫人刘氏劝慰道:老爷现在无官一身轻,到处走一走,出去一边散心,一边进行宣讲教学活动。朱熹听了夫人之言舒心了许多:“夫人说得甚是,老夫也有此意。”

绍熙五年年底,朱熹携夫人从建阳出发,一路经兴田、邵武、新城(黎川)走走停停,于庆元元年(1195年)季春来到临川讲学。上唐镇蛤蟆窝的吴常、吴伦兄弟闻讯便亲往迎请。吴氏兄弟见朱熹宽面大耳,三绺美髯飘飘欲仙,右眼角的七颗黑痣排列,状如北斗,确为大儒之面相,暗喜;而朱熹亦感吴氏兄弟重教兴学,又慕其仗义疏财,藏书广博,便欣然前往。

朱熹被迎至蛤蟆窝。一落轿,远眺近看,只见绿树环村,溪流潺潺,一派静谧的田园风光。吴家兄弟也确实是当地大户,并非虚名。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带头募捐筹款在村子里建造了书院和读书亭,以教育青年提携后进。书亭横跨村头溪流之上,砖石结构,九曲栏杆,画栋雕梁,十分别致。

朱熹原来在朝廷高就,虽然身份显赫,但是那种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的关系使他倍感厌倦、疲惫。当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浸润在蛤蟆窝的秀丽风光之中。这里的民风古朴、读书子弟求学心切,加之吴家广博的藏书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在蛤蟆窝住下后竟然乐不思蜀。连他的夫人刘氏都打趣:“老爷现在要‘不辞长作蛤蟆窝’的人了哈!”朱熹拈须一笑:“确实,在这里白天讲学,晚上就着青油灯下夜读。虽说村远壤僻,倒也觉得有无穷乐趣。”

光阴荏苒,转眼已至夏末秋初。一天,朱熹决定改变一下在读书亭内讲学的方式,他带领众弟子沿着溪水一边漫步,一边讲学。朱熹知识渊博,口吐莲花,忘我地投入不觉已至夕阳西照。

不知不觉众人来到一座廊桥边驻足。这座桥长二三十米,石雕栏杆,用四方块石砌的矮墙。弟子们见朱熹仍意犹未尽,兴致盎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此时,吴伦吩咐帮工吴宝专程提只木桶送来当地的一种冷饮——“凉欢糕”,吴伦从竹篮里拿出青花小碗用勺舀了碗“凉欢糕”呈上,说:“先生,虽至初秋,但暑热尚存,您不妨休息一下,吃碗‘凉欢糕’消消暑。”

朱熹接过“凉欢糕”,走到亭桥内就着石凳坐下,众弟子鱼贯而入,跟着进得桥内,皆围站在老师的周围。

朱熹用调羹一边细啜慢饮,一边凭栏侧视。这种当地的“凉欢糕”,类似于现在的果冻,稍加蔗糖,入口活凉、蔗香盈舌。朱夫子一边用舌头玩皮地挑拔着“凉欢糕”,一边仔细欣赏周围的景致。目之所及,一条如带的溪水,在夕阳的映照下从山的东边汩汩而来,溪流穿过池塘,流往活水亭桥后又向西面而去。此时,池塘金光鉴开,云影、树木、屋宇倒映其中,如此景象,撩拨得朱熹诗兴大发。他连忙放下手中的“凉欢糕”,急唤弟子取来文房四宝,蘸墨润笔,一气呵成在亭上题下《观书有感》一诗。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待一落笔,众弟子纷纷凑上去品读,无不称妙!朱熹又顺势为亭桥题写“活水亭桥”四字相赠。吴氏兄弟甚喜,等墨迹一干,即刻让吴宝拿去,让匠人制作模板刻成木匾,备挂在桥头廊首。朱熹在蛤蟆窝讲学近一年。1196年因朝廷党禁一事受到牵连,朱熹不得不离开了蛤蟆窝。离别的时候吴家兄弟召集村人扶老携幼十里相送,恋恋不舍。

回到村里,吴伦、吴常兄弟提议将“蛤蟆窝”更名“源头村”,其意思是取朱子诗中的“唯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之意。“源头”寓意广泛,它充分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这一提议,村人无不点赞同意。至始,“蛤蟆窝”更名为“源头村”。小村也因为这首诗成了那个年代的“网红”;而朱子的这首诗也因为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流传千古!                         


来源于《玉茗花》杂志2024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