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资讯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非遗“六进”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抚州非遗“潮”我看第二季盛大启航!继首季以非遗传播官探店形式引发关注后,第二季以全新视角破茧而出。相较于首季以传播官视角出发,聚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与戏曲的深度解密,本季以非遗为切入点,以文旅融合为媒介,将非遗基因注入城市肌理,精心打造系列城市宣推片,旨在深入挖掘抚州各地的文化瑰宝与旅游资源,为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全新活力。首站,我们走进南丰,一同领略这座文化之城的独特魅力。
南丰,这座深藏赣东的文脉之城,以非遗为经纬,织就独特的文化图谱。傩舞、蜜桔、陶瓷在此交相辉映,演绎着传统智慧的现代觉醒。
南丰跳傩承袭西汉傩祭遗风,舞者身着朱红傩袍,面戴樟木雕刻的傩神面具,在震天锣鼓中演绎驱邪纳福的原始戏剧。这项国家级非遗保留着楚巫文化的基因密码,将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转化为动态艺术史诗。与之共生的傩面具雕刻技艺,以刀为笔刻画百态神容——雷神怒目虬髯、开山神獠牙狰狞,每件作品都是民间信仰的立体档案。
在味觉维度,南丰以两项非遗缔造甜蜜传奇。始于隋唐的蜜桔栽培体系,运用草木灰防冻、茶枯防虫等古法智慧,孕育出皮薄如纸、清甜爆汁的“桔中贡品”。与之辉映的南丰水粉,经十二道古法工序,将稻米化作玉带般的柔韧粉条,浇上慢火熬制的骨汤,成就了《徐霞客游记》中记载的“一城一味”。
白舍窑遗址的碎瓷片,则见证着南丰在陶瓷史上的璀璨篇章。北宋鼎盛时期,这里烧制的影青瓷“白如玉、明如镜”,釉色中凝结着江南烟雨的朦胧诗意。当代匠人复刻的“雨打芭蕉”纹茶盏,让千年窑火在茶席间重焕生机。
这片土地更孕育了曾巩这般文化巨擘。在曾巩文化园,唐宋八大家的文脉穿越时空——其《墨池记》的哲思仍在碑廊回荡,“吏无招权富强之民”的治政理念,与今日非遗活态传承的民生实践形成奇妙共振。当跳傩鼓点化作短视频背景乐,当白舍青瓷入驻现代艺术展,南丰正以非遗为舟,载着古老智慧驶向未来。
抚州非遗“潮”我看第二季从南丰起航,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以镜头为笔,以影像为墨,深入抚州的每个县区,挖掘更多隐藏在山水之间的非遗故事与文化瑰宝。第二季系列短视频,我们力求使每一部短片都成为一扇窗,透过它让您看到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绽放光彩,感受历史与当下的交融。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文化之旅,探索抚州非遗的无限可能,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活力。
欢迎关注
微信号|抚州市文化馆
抖音号|抚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