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遗中心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非遗“六进”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3月13日,“非遗之美”图片展在图书馆揭幕,全景式呈现抚州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文化脉络。观众徜佯于“非遗时空长廊”,从广昌孟戏的古老戏服到金溪浒湾雕版的墨香印记,在静态展陈中感受文化基因的传承密码。展览将持续至3月下旬,为师生打造可触摸的文化记忆库。
数字展播:激活非遗时代表达
3月13日,“非遗之美”图片展在图书馆揭幕,全景式呈现抚州省级以上非遗项目的文化脉络。观众徜佯于“非遗时空长廊”,从广昌孟戏的古老戏服到金溪浒湾雕版的墨香印记,在静态展陈中感受文化基因的传承密码。展览将持续至3月下旬,为师生打造可触摸的文化记忆库。
数字展播:激活非遗时代表达
同步开启的“抚州非遗‘潮’我看”视频展播,精选9部匠心之作在图书馆大厅循环播放。镜头聚焦临川金银錾刻、资溪竹烙画、南丰白舍窑陶瓷制作技艺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以独特的视角呈现匠人匠心。特别制作的《抚州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区》宣传片,首次系统展示宜黄戏、广昌孟戏等濒危剧种的保护成果。数字展播吸引了众多学生驻足观赏,让古老技艺在光影流转中焕发新生。
实践育人:构建美育创新课堂
舞狮教学
拉丁舞教学
太极拳教学
3月18日,“传统与现代共舞”教学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由抚州市文化馆选派的专业教师,通过 “理论讲解-动作拆解-创编实践”教学模式,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传统体育与现代舞蹈的交融之美,让青年学子在身体实践中感知文化魅力,在艺术创作中提升审美素养。
思想盛宴:筑牢文化传承根基
3月20日,“守护非遗根脉”专题讲座从非遗概念讲起,系统阐释非遗保护的深层逻辑。主讲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切入,从全球非遗动态讲到全国、全省、全市非遗现状,由人类非遗讲到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最后按照我国非遗十大类别分别阐述,以大量案例和非遗项目历史渊源为切入点,深入浅出解析理论,同时配以视频,让理论讲解更加具象生动,400余名师生在思想共鸣中增强文化自觉。
今后,校馆双方将持续拓展劳育美育实践路径,通过共建实践基地、开发特色课程、举办创新赛事等方式,构建“传承-研究-创新”一体化育人体系,在守正创新中培育文化新人,在时代浪潮中守护精神家园,共同谱写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青春华章!
欢迎关注
微信号|抚州市文化馆
抖音号|抚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