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文化馆

非遗中心

非遗中心

“传帮带”大课堂第八课——田野作业探索系列之传统戏剧
来源: 抚州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次数:23次


f55fadef57d360bddc72c8a81488bb3f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非遗“六进”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帮带”大课堂第八课开讲了,本期讲述的是“田野作业探索系列之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是一门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以演员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为主要形式,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质。

f30562c844b77b6061e3c2506759b539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想要深入挖掘传统戏剧,需要从多个关键角度入手。首先是基本常识,像昆腔的“婉丽妩媚、一唱三叹”,高腔的高亢激越、一人唱众人和,梆子的硬木击节特色,皮黄腔在众多剧种中的广泛应用等,这些声腔系统各具特色。此外,花部与雅部的区别、袍带戏和生活戏的不同演绎内容,以及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这五大剧种的独特魅力,都是我们了解传统戏剧的重要窗口。

baa26c0a032d295f03287285c4431451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png

在田野作业的着力点上,艺术特色的研究非常关键。从唱腔的旋律特点、演唱技巧,到表演技艺中身段、手势、眼神的细腻表达;从剧本创作的题材来源、人物塑造,再到舞台美术里服装、道具、脸谱的独特象征意义,每一个方面都蕴含着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同时,挖掘传统戏剧所反映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内涵,梳理其从古至今的传承脉络,以及进行全面深入的文献研究,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传统戏剧。

60b10b4550b3b31dd7f6dc2ecc40dfe3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png

田野作业也离不开实用的技巧。实地观察剧团排练和演出,能让我们捕捉到表演细节和舞台调度;与老艺人、演员等进行访谈交流,可以获取宝贵的一手经验;参与剧团活动,亲身体验创作和演出氛围,加深对传统戏剧的理解;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民间爱好者的观点和表演视频,拓宽信息渠道。在展示传统戏剧时,要做到内容全面且重点突出,展现其独特魅力。

d54392463112712b456d3c7db6c0f42d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png

本期大家关注的问题是:我们已有三个国家级传统戏剧,还有其他剧种吗?答案是肯定的。除了广昌孟戏、宜黄戏、抚州采茶戏三个国家级传统戏剧外,还有4个剧种,就是乐安花鼓戏、广昌塘坊木偶戏两个省级项目,南丰马仔戏、广昌乱弹两个市级项目,最近还在黎川发现了花灯戏,期待能成为新的剧种。


温馨提示  

“传帮带”大课堂是抚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旨在普及专业知识,提高对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理解,推动非遗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道路健康有序发展,热烈欢迎广大非遗从业者、研究者与我们共同探讨。

联系人:饶雅君18279412000、戴楚晨13907947995、徐盛华15207947070。


欢迎关注

ea70c27dc9c72133c4d9fe62b11092a0_7899f8be50c65880de30dab9fecd6ec7.webp

微信号|抚州市文化馆

抖音号|抚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