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文化馆

文化资讯

文化资讯

【戏曲文化(抚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抚州非遗“潮”我看戏曲篇——广昌塘坊木偶戏
来源: 抚州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5-02-19 浏览次数:35次


f55fadef57d360bddc72c8a81488bb3f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非遗“六进”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2021年,抚州市被确定为省级戏曲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我市已发现七个剧种,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三个,即广昌孟戏、宜黄戏、抚州采茶戏;省级非遗项目两个,即广昌塘坊木偶戏、乐安花鼓戏;市级非遗项目两个,即广昌乱弹、南丰马仔戏。本期抚州非遗“潮”我看,我们的非遗传播官将带您接触一个特殊的剧种——广昌塘坊木偶戏。

71d9f74baa18638434f2c54ef727d86e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png

广昌塘坊木偶戏起源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相传公元前200年,刘邦被匈奴围困白登山七天七夜,陈平巧用木偶美女之计助其脱险,此后民间艺人受启发将木偶发展成戏,流传至今。2013年8月,广昌塘坊木偶戏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f530a3ed54ff04326f38be2b5c13faf7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f6630dff6b699fc6e8829264c34831b4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省级传承人谢帮银老师是这门艺术的中流砥柱。他坚守舞台40多年,对木偶的操纵熟稔于心。在传承之路上,谢帮银老师不遗余力。多年来,他悉心教导年轻学徒,从木偶操纵技巧到表演精髓,倾囊相授。塘坊木偶戏剧团也积极作为,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热爱木偶戏的民间艺人,能上演50余部传统剧目,传承经典的同时不断创新。

450b313ee311868030c433bc30be5103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747d4a8484d0a2d13b5a0eb4a30a212b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png

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塘坊木偶戏的魅力,剧团常常送戏下乡,进社区表演。如今,广昌塘坊木偶戏在多方努力下持续发展。它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广昌人民的精神寄托。未来,让我们一同守护这指尖上的非遗传奇,让它在新时代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续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欢迎关注

ea70c27dc9c72133c4d9fe62b11092a0_7899f8be50c65880de30dab9fecd6ec7.webp

微信号|抚州市文化馆

抖音号|抚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