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上展播
《玉茗花》杂志系抚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抚州市文化馆承办的内部交流综合性文艺季刊,2010年改版复刊,至今已出版50余期。《玉茗花》以戏剧、小品、曲艺为主,兼及美术、书法、摄影、小说、散文、诗歌、影视、评论等其他艺术门类,现设有“玉茗戏曲”“临川文化”“玉茗清风”“音乐世界”“书画长廊”“文学天地”“临汝遗韵”“玉茗茶轩”专栏。
为推动我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推出精品佳作,引导文艺工作者研究以临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创作“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文艺作品,引发对文艺创作、地域文化的深度思索,现推出系列优秀作品展。今天推出的是双翠兰的诗歌《十七棵松》。
十七棵松
作者:双翠兰
十七棵信念树
在瑞金的华屋村
有十七棵松树
这些树上分别挂着十七个人的名字
像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华水生、华钦材、华崇宏等
八十多年过去了
这十七棵松树一直巍峨屹立着
它的葱茏和伟岸
足以让这十七个男人的脊骨铮然响亮
八十多年前的这一天
他们为了同一种信念
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
将青春和生命
投入到风雨漫漫的路途中
临行前在家乡的土地上
一人种下一棵松树
松树的屹立象征着生命的不屈
即便英雄男儿埋骨天涯
即便岁月迎来送走一季又一季
松树可以见证着曾经种下的誓言
十七棵松树
就是十七颗灵魂的再生
多么年轻的生命
最大的莫过于三十几
而最小的却只有十五岁
这些男人不曾留恋女人的温柔之乡
也不曾用豪言壮语来垫高自己
只是用一棵树
来标榜自己的信念
用一棵树
来证明男人的风骨
而村里的乡亲
用这一棵又一棵巍峨的松树
来等待出征男儿的回归
他们把这些树叫“信念树”
十七棵松树的信念
就是十七颗初心的再现
他们的鲜血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他们将与日月同在与山河同在
一棵树,就是一尊雕像
十七尊雕像的矗立
就是十七颗坦坦荡荡的英烈之魂
倾听十七棵松树的诉说
十七棵松树的凛凛树立
就是十七个男人的誓言
他们敢以沉默告慰日月星辰
他们敢以生命为树作为赌注
敢为雷电作为血与火的跋涉
生命呵,以一棵树的风景
来唤醒另一棵树的风采
作为男人,同类的知音
却为这一举止而成就一曲绝唱
十七棵松树的十七个男人
他们用二根肋骨扛起江山的不幸
而后又用二根肋骨
埋下信仰
支撑着江山崛起
八十多年过去了
我们听到了十七棵松树的诉说
听到了十七个英魂得以告慰
中国人从站起来和富起来
到现在的强大起来
这压不断磨不碎折不弯的脊梁
终于可以骄傲地
攀登在世界的高峰
来源于《玉茗花》杂志2021第2期
欢迎关注
微信号|抚州市文化馆
抖音号|抚州市文化馆(非遗中心、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