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文化馆

非遗中心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风采系列

抚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风采系列之广昌孟戏李安平
来源: 抚州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3-05-16 浏览次数:2794次

他专注戏曲,把濒危剧种广昌孟戏传承发扬;他坚守初心,发扬壮大剧团,在孩子心里播撒了戏曲的种子。他,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广昌孟戏代表性传承人李安平。

4d8e4f2711f1010d66a1705a46076891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李安平,男,1968年4月生,中共党员,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旴源孟戏剧团副团长。2008年9月,李安平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广昌孟戏代表性传承人。

43aa2abfc523d76758a4c009812a64fc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结缘:一声孟戏一生孟戏

李安平的父亲李金生是广昌县甘竹镇大路背业余剧团老生及净角业余演员,在父亲的熏陶下,李安平从小就是个“孟戏迷”。耳濡目染的孟戏唱腔成了儿时最动听的音乐,在他心间种下了热爱孟戏的“种子”,让他一生与孟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16岁的李安平初中一毕业就加入了甘竹镇大路背业余剧团学戏,师从大路背业余剧团导演谢传福老艺人。作为初学者,要想学好孟戏,不仅要有一定的天赋,还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常常要反复揣摩成百上千次才能像模像样,但李安平仍像着了魔一般学戏。每读到剧本中的生僻字词,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翻阅词典,追根问底,直到弄懂为止。最难的还是孟戏唱腔,每一句的旋律都不同,刚学习孟戏时,李安平一年只能唱好一句词,两三年都未必能唱好一段词。

e8dfa8e85df974d33e98f88b98415c93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d3993af67ffcf1f44cd50a4c0df42f2c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为了学好孟戏,李安平全身心地投入,无论是拿着镰刀还是捧着饭碗,嘴里总是反复练习师傅教他的唱词,天天不间断地吊嗓子、练唱腔、走台步。学戏虽难,可李安平偏偏越唱越喜欢,他说:“只要唱起孟戏,感觉一切烦恼都没有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1995年,李安平正式上台演出,此时距他学孟戏已10年。之后,他更加勤学苦练,逐渐掌握了唱、演、编排等各项技能。从配角到主角,李安平脱颖而出,接过了师傅的“接力棒”,成为了大路背业余剧团的男一号、“台柱子”。

2007年,李安平参演的节目《姜女游园》在全省农民剧团展演中荣获三等奖。

2018年,李安平受邀参加首届中国非遗春晚。2019年,李安平被评为广昌县“最美莲乡人”。

2020年,李安平被中共广昌县委人才小组评为“广昌县技能能手”。

2021年,李安平被授予“2021年抚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2021年,李安平在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2022年,李安平被评为抚州市“新时代赣鄱先锋”。

658aff2e84b06ddff3bb5732ae773674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fec71f6ed6f91e8b57c8291eefc178ca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9e6d4cdf2319d7f74fd9814a4313b3d8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3e222aec2cdaf54e3bc469f34d37b968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坚守:排除万难不忘初心

上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如春潮涌动,剧团里的8个年轻人先后外出打工,使剧团的排练一度搁置。李安平也曾犹豫是否外出务工挣钱,为家庭创造更好的生活。但师傅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如果你走了,广昌孟戏就再也没有希望了!你难道要让它断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吗?”最终,内心那份对孟戏的热爱与不舍,让李安平决定选择坚守,努力延续孟戏的“星星火光”。

凭着对孟戏的满腔执着和坚定初心,李安平四十年如一日坚守剧团,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将剧团发展壮大。目前剧团有28个固定成员,并争取到上级资金重新修缮了剧团演出场所,添置了一批灯光音响设备等,大大改善了演出条件。在剧团当乐手近20年的刘先宗提起李安平称赞不已:“李团长对我们剧团的发展一直是倾心尽力,付出了大量心血,没有他就没有咱孟戏剧团的今天!”

3a6d5cca4d0b5d55354c5218db9fc1f4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d08002a239e0635441f875d19aad9dfd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ba9562474cefe2c1f44c4297e393d4dc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97b9df9bdaeb340caca8c86348290ce9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传承:文化匠心发扬光大

身为广昌孟戏非遗传承人,对于如何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弘扬好孟戏,让古老的“活化石”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李安平一直在不懈努力,积极探索,他提出,时代在发展,孟戏也要与时俱进,要在贴近生活、服务群众中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为保护孟戏,他悉心钻研,对100余支孟戏曲牌精心整理成册,积极争取将孟戏纳入了广昌县一年一度的莲花旅游文化节活动,争取送文化下乡活动、巡回演出,提升孟戏影响力;打破以往传男不传女的观念禁锢,积极吸收新学员,让村里的女性也加入到孟戏的演出队伍中来。对于新加入剧团的演员,李安平不辞辛苦,倾囊相授。学员瞿长莲进剧团3年来,在李安平这位“领路人”手把手的悉心指导下,从当初的一窍不通到如今能担任小旦等角色,有了很大的进步。妻子黄斗秀也被李安平的痴迷与坚守深深影响着,主动加入到剧团来。她说:“看到丈夫几十年如一日为保护孟戏所作的艰辛与努力,我终于明白了他做事情的重要意义,也要全力以赴地支持他!”

cfb6acc5b3b25d07b1695537518ae5c5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16b4bf326ad9145b5724837660e9909c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别以为孟戏只是老一辈人喜欢的东西,现在喜欢孟戏的孩子也不少,有几个大学生还追到我家来学习孟戏呢!”李安平欣慰地说。2018年起,孟戏走进了广昌二小的特色文化课堂,李安平被聘请为技术指导老师,每周与孟戏班负责老师一起为孩子们上课,目前该孟戏班能表演《姜女游园》《五月划船》等作品,为本土培养出一批新生力量。

“如今,广昌孟戏在上级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多次参加省、市、县里的重要演出活动,已经走出了广昌、走向了全国。”李安平表示,有政府给予的关心支持,他对孟戏的传承和发展信心更足了。作为传承人,他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孟戏剧团的传帮带工作,努力将这一文化瑰宝传承下去,不断发扬光大,为弘扬孟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