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播
《玉茗花》杂志系抚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抚州市文化馆承办的内部交流综合性文艺季刊,2010年改版复刊,至今已出版50余期。《玉茗花》以戏剧、小品、曲艺为主,兼及美术、书法、摄影、小说、散文、诗歌、影视、评论等其他艺术门类,现设有“玉茗戏曲”“临川文化”“玉茗清风”“音乐世界”“书画长廊”“文学天地”“临汝遗韵”“玉茗茶轩”专栏。
为推动我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推出精品佳作,引导文艺工作者研究以临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创作“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文艺作品,引发对文艺创作、地域文化的深度思索,现推出系列优秀作品展。今天推出的是官炳炎的散文《茨坪抒怀》。
《茨坪抒怀》
作者:官炳炎
抱着朝圣一般的心情,我又一次踏上了茨坪这块神奇的土地。“弹指一挥间”,90多年过去。如今,硝烟早已散尽,我们已经听不到殊死拼杀的喧嚣,看不见蔽日招展的旌旗和红尘滚滚的铁流。丽日蓝天下,茨坪碧空如洗,群山滴翠,莺歌充耳,芬芳扑鼻。置身“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井冈山花园似的街区,想象不出这里曾热浪翻飞,战马嘶鸣,革命航船在这里扬帆,星星之火从这里燎原。
40多年前,带着一袭稚气,我与结伴同行的一伙热血青年,跋山涉水,从朱总司令挑粮上山的那条崎岖小径上登上了茨坪。而今重上井冈山,我们坐着舒适的中巴,沿着宽绰的水泥公路盘旋而上。今天的茨坪,已建设成为一座美丽的园林式山城,高楼林立,古木参天,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离别愈久远,怀想弥急切。站在绿荫如盖、湖面如镜、亭台楼阁相映成趣的挹翠湖公园四处眺望,我试图找回往日的记忆,但绵延数里挤挤挨挨低矮潮湿的茅棚已经荡然无存,取代它的是鳞次栉比的大厦,风格迵然的商店,风景如画的公园,造型各异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茨坪——中国革命的摇篮,红色和绿色是这里的主色调。7000多公顷原始森林中保存完好的常绿阔叶林,宛若一颗颗弥足珍贵的绿宝石,镶嵌在地球的一个经典纬度上。街道上、酒楼里、商店内,深沉悠扬的《映山红》、《十送红军》、《红军阿哥慢慢走》、《送儿当红军》……歌声经久不息,让人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茨坪南端的南山公园,火炬台气势磅礴,豪气冲天。北面的雕塑园里,来自全国各地的雕塑家用青铜、汉白玉、花岗岩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冈山从事革命活动的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袁文才、王佐、贺子珍、陈正人等当年形象的雕塑,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前后两次的井冈山之行反差如此之大,感觉大不一样。茨坪已然旧貌换新颜,但光荣的革命历史却不曾抹去记忆。在井冈山214平方公里风景名胜区内,320多处旖旎的自然景点与100多处革命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相互辉映,留给国人一份不可多得的红色遗产、绿色圣地和精神财富。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中华红色文化,是每一个慕名来到井冈山的虔诚者的心愿,我们自然也不肯坐误这个良机。在井冈山江西干部学院,我们聆听了井冈山斗争时期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斗争故事。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毛泽东在坐落茨坪东山脚上店村的一所民宅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按照部队规定,连部以上机关夜晚点灯办公可以用三根灯芯照明。毛泽东身为前委书记、红四军党代表,为了节省用油,却坚持只点1根灯芯。就是在那微弱的灯光下,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有名的《井冈山斗争》一文。在茨坪,我们还聆听了许多革命先辈在艰苦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矢志不移与敌人顽强拼斗的感人故事以及解放后虽身居高位,但从不以权谋私,视党的政策和党性原则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从不搞特殊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勤政廉洁、无私奉公的感人故事,接受了一次特别弥足珍贵的革命传统教育。
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让历史与现实血脉相通,让传统与现代水乳交融。当讲解员再一次深情地唱响那首井冈山时期创作的《红军阿哥慢慢走》的旋律时,茨坪故事已历经90多年的风风雨雨,穿越时空,植根于对那段久远的历史非常陌生的年轻人的心中。
来源于《玉茗花》杂志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