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文化馆

非遗中心

非遗中心

多姿多彩抚州傩(下)
来源: 抚州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4-07-16 浏览次数:10206次

f55fadef57d360bddc72c8a81488bb3f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非遗“六进”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专演八仙故事的崇仁跳八仙就更有特色了,不仅是跳法奇特,传承也奇特,只在家族中传承,传男不传女,而且连角色都不可以更换,上代人演蓝采和,下一代也只能演蓝采和,就连服装法器都是自行保管,代代相传。还有一点最为奇特,就是八仙之中没有曹国舅,而是用传说中的刘海代替。


c5b23249f2079c392614fb98d973a42b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崇仁跳八仙俗称“打把戏”,有据可考的是起源于明代,是巴山镇萱华村的前河、里河、詹家三村的杨詹两姓祖传跳傩。八仙面具表情诙谐,表演动作简洁夸张,形象惹人捧腹。“端上(即今前河)詹家人,十年两届神,戴起木面壳,笑煞几多人”,这首民谣就是崇仁跳八仙的生动写照。


95c534eb6dba61e1f1ed4c91ef8cfe16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宜黄神岗乡离南丰仅一山之隔,神岗傩舞已流传600余年,也是从正月初一跳到十五。神岗傩舞分长枪、短棍两类,长枪必带号诗(贺词),短棍则没有。长枪动作粗犷,幅度大,舞起来一阵风,干净利落,出手不凡,意蕴驱邪威力强;短棍动作风格与其相反,多悠娴、文静,幅度小,主要用于祈福纳祥,并伴有诙谐情趣,跳起来亦庄亦谐,意境文雅清静。


c186d6448e41da953cf47afd6db956a6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崇仁尧岗傩戏则是另一番景象,一共有八位弟子完成,六人分别扮演社公(轩辕帝)、社婆、钟馗、判官、关公、小鬼,一位挑箱,一位接收村民供奉的财物。挨家挨户上门表演时,需鞭炮迎送,一般为村民祈福禳灾,如村民要求入厅堂表演,则上演“面里公”全套。“面里公”全套有三个故事,逮小鬼(又叫战钟馗),小鬼偷到钟馗的法器铁链,得逞后被社公作法收服;小鬼偷刀,关公喝醉了,社公为保护关公,用扇子扇走小鬼,并施法护住关公,小鬼欲杀关公,偷其宝剑和刀,虽然得手却无法杀死关公;闹花灯(又叫噻判官),社公、判官在观花灯路上边舞边唱,颇有情趣。


6d076f72db44c9089ecaf4c24a73c022_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综合来看,抚州五个傩舞有几个鲜明共性:其一,活动时间都集中在正月初一至十五;其二,都有一套完整的傩仪,且规矩森严;其三,均以祈福驱邪逐疫为宗旨;其四,音乐均为锣鼓打击伴奏,简洁明快;其五,动作均古朴稚拙,粗犷豪放,象征意味浓,具有原生形态特质;其六,跳傩时均需戴上形态各异的傩面具;其七,所有舞者均为男性,即使八仙中的何仙姑也不例外。


48853fbb02070b5830d1176a96eba60f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傩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宗教学、民俗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内容,是丰厚文化底蕴的积淀。在娱神娱人的背后,是千年来文明的延续,是赣抚人民历经的沧桑,是这片红土地孕育的奇迹,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文化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