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文化馆

非遗中心

非遗中心

抚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深入基层调研,筑牢非遗传承保护之基
来源: 抚州市文化馆 发布时间:2024-04-26 浏览次数:2130次

f55fadef57d360bddc72c8a81488bb3f_640_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通过专题培训、宣传推广、数字化建设、非遗“六进”等多项措施,建立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升系统性保护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积极作用。




非遗,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瑰宝。为了确保我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申报和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进一步夯实我市非遗工作基础,传承保护好抚州非遗,4月25日,抚州市非遗保护中心赴东乡区和金溪县展开了深入调研,并将在五月份陆续对其他县区进行调研。

调研组实地探访了当地的非遗项目,对葛品制作技艺、红糖制作技艺以及陆氏家风家训等项目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内容形态、价值意义、传承现状等进行了深入了解,与当地的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交流,认真听取了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了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c7c31116f75e26477fbf3ddb5b6efb49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东乡葛品制作技艺


通过实地调研,调研组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首先,县区非遗工作者及传承人不善于发掘本土非遗项目特色,在“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其次,在非遗赋能方面功课做得不够,在探索生产性保护途径的同时,没有长远规划,没能做大做强。此外,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传播推广,宣传力度远远不够,社会认知度低,影响了其传承和发展。


dd18e12aeb7107e4bfe2208b55d91f7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东乡红糖制作技艺


针对这些问题,抚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首先,建议非遗工作者及传承人深入挖掘本地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讲好东乡故事、讲好金溪故事,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非遗标识。其次,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非遗+乡村振兴”等社会功能,努力将具有生产性保护特质的非遗项目做大做强。第三,加大非遗项目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提高非遗项目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43ca6ecd9a0185cb806b9bad6f78360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ccfab336c4917ade3ca74a5bbf185651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0659697fab165c0ee81adaa2b92486e5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webp

金溪陆氏家风家训


此次调研不仅是对我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的契机。通过实地走访和交流,市非遗保护中心对非遗项目的传承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为今后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思路。

展望未来,抚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将继续加强基层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各县(区)非遗项目的传承情况和发展需求。同时,还将加强与省内外非遗保护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我市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