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展播
《玉茗花》杂志系抚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主办,抚州市文化馆承办的内部交流综合性文艺季刊,2010年改版复刊,至今已出版50余期。《玉茗花》以戏剧、小品、曲艺为主,兼及美术、书法、摄影、小说、散文、诗歌、影视、评论等其他艺术门类,现设有“玉茗戏曲”“临川文化”“玉茗清风”“音乐世界”“书画长廊”“文学天地”“临汝遗韵”“玉茗茶轩”专栏。
为推动我市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推出精品佳作,引导文艺工作者研究以临川文化为代表的特色地域文化,创作“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文艺作品,引发对文艺创作、地域文化的深度思索,现推出系列优秀作品展。今天推出的是吴德春的研究文章《万能通纲戏》。
《万能通纲戏》
作者:吴德春
演员是枝笔,戏台是张纸。
在赣东一带演戏,称之为“做戏”“唱戏”。长期以来,抚州采茶戏所“做”所“唱”的剧目,在历代艺人口中,均被称之为“通纲戏”。
“通纲戏”与诸多剧种的“提纲戏”“幕表戏”大体相同,没有专门的编剧人员和固定完整的戏曲文本,均由艺人临场发挥、“台上见”。属实实在在的口头文学,储存在艺人的脑海里,传播在艺人的口头上,以至于生发出“演员是枝笔,戏台是张纸”的说法。把戏“写”成什么样子,写得好坏长短,精彩与否,全取决于艺人各自素质的高下,戏班艺人间合作时间的长短,也就是抚州艺人们通常所讲的“班子不怕丑,只要合得久”。
抚州采茶戏现存通纲戏130余台,其中有大戏剧目上百个。如常演剧目《毛洪记》《梅香》《福寿图》《蔡鸣凤辞店》《英妹讨饭》《雷打张继保》《攀弓带》《李四嫁妻》等;采茶小戏剧目30余个,即“蠢子系列”的《蠢子卖鞋》《蠢子磨豆腐》《蠢子接姨娘》等;“余老四系列”之《余老四反情》《余老四拜年》《余老四借茶》以及《王婆骂鸡》《补背褡》《卖花线》等等。
导致抚州通纲戏出现变异的关键要素,并非国有专业院团专业编剧、导演职业的出现和设置,而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即电子字幕机的出现和应用,以及当代艺人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具体时间节点是2006年,大量录制戏曲光碟,为众多戏班和广大艺人留下了相对稳定的脚本和固定的唱词。尽管如此,直到2020年抚州艺人所唱所演的百台传统戏,仍然留有通纲戏的痕迹,实为通纲戏的翻版。所有字幕机仅仅展示所有的唱词,其对白台词仍由演员发挥。但在实际操作中,已不再需要写提纲、“列场口",是唱词电子版固定了的唱词构成了剧情在舞台上的推进模式。
一、通纲戏之形态
抚州采茶戏通纲戏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历代做戏艺人绝大多数不识字,即使有现成剧本摆在面前,也无法运用。就其艺术内部发生机制而言,抚州通纲戏来自两大途径。
其一,即兴编设戏剧提纲。由一人根据小说、传奇、民间故事、姊妹剧种演绎过的剧目,就其情节重新编制提纲,临场编辑、现场组织唱词对白,选择曲牌应用。因无任何文字记载,所以导致了今天演的和明天演的、这个村演的和那个地方演的、与张三同台与跟李四搭档唱的说的都不相同。这类剧目经过反复多次的长时间众多团队的表演,形成相对固定的情节和上下场的顺序,供班社老艺人传授和表演。
其二,采用已经形成的剧本转换成通纲戏,如众所周知的名剧《狸猫换太子》《秦香莲》《窦娥冤》《方卿戏姑》《追鱼》等等均因艺人不识字的直接原因,不得不经过初通文墨的艺人以“派戏”“说戏”的方式转换成为通纲戏。
二、通纲戏之演出
戏班根据东家需求、所点戏名,或视东家请戏缘由,如办寿、修族谱、敬神等情况,选用一个内容相应的为本班所熟识的故事或剧情,请经验丰富的艺人,可以是琴师鼓师,一般都为戏班的老者,由他把故事列出“场口”,讲述故事来龙去脉(说戏),强调剧中主人翁的下场结局,为各个角色提供好剧情的大致走向,以此为角色在表演时,先前提供一个台上编词的意境,再进行角色分配(派戏)交代演员何时上场下场。这一环节中,往往演员都已经开始化妆了,说戏的师傅还得来到某角色身边再三叮嘱。细到“你一上场,先向老爷请安”,第几场你该唱“抚调”,某场你唱“会母调”等等,更多的都由演员临场决策。编设场口者视班主为人大方以否,每次可多得点分红收入,少数“师傅”与班主私底下关系甚好,往往间或沟通,吃上几餐小酒,便不作“加分”加钱处理。
演好通纲戏的先决条件,得有个和谐和睦的班子及有实力的生、旦、净、丑。
如果班子不和、艺人间勾心斗角、争风取宠引发相互刁难现象,注定在台上难把一台戏唱好。诸如琴师,拉主胡的对某角色不满,临场把弦、把音抬高;在遇有两角色对戏时,一方搜肠刮肚提问,故意为难对方,继而使对方无言以对;更有再三请兵,而“发兵”的一方任由请兵人怎么唱、唱得“理屈词穷”就是不发兵,或一方发泄私愤加上一句台词“你你你与我滚了下去”;更有剧情所需,要给对方一“巴掌”,而另一方有意不向前迎,反而隔远拉开距离使这一掌怎么打怎么不像,甚至打不到又改成踢上一脚,其后果是继续加深了艺人间矛盾,戏必演砸。
演好通纲这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负责催场的,也叫“关场面”的人。艺人在演出登台之前,往往会发生有其他的事情或特殊情况使之分散精力,这个时候必须有人及时提醒、催场。迟了前台晾在那里,匆匆忙忙赶着上台的往往又出现了其他的问题。例如临川“元氏眼”班就曾发生过下场时拿下胡须休息片刻,将须挂在“阁带”上,等到急忙登台后不但没戴上“须”,而且在穿着官衣朝服时连带把挂有“须”的服装穿上了台,使胡须长到腹部下面去了。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会导致戏班班主在与东家(甲方)结算戏金时带来巨大麻烦,反为东家增加了负面说词,只得减钱。致使班主不得不将损失转嫁到失职演员身上以示惩戒。
通纲戏的“可变性”可让一个剧目在做戏时任意短长。若想把戏唱长、延长表演时间,常用三种方式:一是放慢速度。由催场人或班主周旋于琴师与演员间,向二者发出暗号;其二是在表演中相互对戏之时,将一方诉说、唱过的词反诉一遍。如“我家住抚州府乐安小县,老父亲在朝廷为官多年,现如今……”不管该生唱了多少句,对方只要加上“你说道”三个字,改“我”父亲为“你”父亲则可全部复唱下来,以延时;三是利用大量的为观众所熟知的民间小曲,无缝填充。例如男女分别时增唱小曲《十别》,旦角插空拿起针线做女工,唱起《十绣》《十月怀胎》更是既可在喜悦的情境中唱,又可在失意时诉,甚至直接表述“闲来无事,你且唱上些许小曲洒洒精神,你看如何啊”等等。若要让戏缩短则反之,即压缩唱词,不增小曲,明场戏暗场处理。最常见的是科考一场戏被任意增减。往往将考场戏删除后,隔场直接状元打马过街,不但意思不缺,且观众能接受能领会。
来源于《玉茗花》杂志2022年第1期
文中场口格式范例已删减